<目录>卷二\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全篇右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温分再服。其已经吐下,发汗,温针者,则表里俱虚,更加□语,柴胡证罢,此为坏病,即小柴胡汤亦不中与也,当审其所犯何逆,随证以法治之可也。
潮热谵语,皆胃中热甚所致,胃热则能消谷,今反不能食,此必热伤胃中津液,气化不能下行,燥屎逆攻于胃之故,宜大承气汤,急祛亢极之阳,以救垂绝之阴。今其证下利清谷,则为里寒太甚,法当温汪琥曰:阳明经病,脉当从长,今脉但浮,此在表之热凝也。
具不当大发汗也,须识程知曰:此言太阴宜散者也。虽尔咽痛,恐复欲下利,不可以时气外感阳火之喉痹治之也。
伤寒差已,后更复发热者,虽有劳复、食复之别,然须分或宜和,或宜汗、或宜下之不同。魏荔彤曰:此申解厥阴传经热邪为患,历举其证,以禁误下也。
今反汗出恶风者,虚邪也,宜桂枝加葛根汤,解太阳之风,发阳明之汗也。此昼日明了,暮则□语如见鬼状者。
阳气阴液亏损,久则百体失所滋养,故力乏筋软而成痿矣。盖太阳经少血,阳明经多血,所以宜用抵当汤峻攻。